關于學齡前兒童記憶力的誤解
作者: 來源: 上傳時間:2019-04-04
人的大腦一輩子都是處于不斷被開發的狀態,只不過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開發內容。隨著大腦的發展、經驗的增多、語言的發展,人的記憶能力逐漸發展起來。然而人們的記憶能力,尤其是優秀的記憶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科學、系統、及時的訓練結果。記憶能力是人的智力結構中最主要的基礎能力之一,是其他許多能力發展、成熟的前提條件,人的記憶能力伴隨著人的一生,與人的生活、學習、創造息息相關。
一、人的記憶力好壞是天生的,與訓練無關。
這種誤解是因為人們缺乏對記憶知識的了解,夸大了遺傳對記憶能力的作用,國內外大量的研究都證明:95%以上的人的遺傳因素是差不多的,記憶能力主要是后天教育與訓練的結果。在調查中占人口1%-2.5%的遺傳因素超過常任的兒童,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和訓練,優秀的遺傳因素也會下降,其記憶能力也會哺乳正常幼兒的水平。經過調查,在一些鄉村,發現了一些3-6歲的幼兒遺傳因素很好,智力方面尤其是記憶能力都有超人的表現,可是兩、三年后在此去調查發現這些兒童各個方面的能力與其他大多數兒童幾乎沒有什么差別了。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呢?主要是因為孩子的父母幾乎是文盲,無法給孩子后天的教育。相反,一些發展正常的幼兒,在父母的精心教育下,幾年后各方面都有了超常的發展,于是培養出了許多“數學神童”、“小作家”、“小藝術家”。
二、幼兒的記憶力很好,沒有訓練的必要。
造成這種誤解的原因是,我們只注意到了幼兒的無疑是記憶能記住許多的事情,甚至成人沒有記憶得住事情,幼兒也能記下來,這樣一來,成人便覺得幼兒的記憶能力比自己強,不需要進行訓練。而實際上幼兒期的綜合記憶能力還是很差的,3-4歲的幼兒綜合記憶能力只有成人的十分之一,5-7歲的幼兒綜合記憶能力也只有成人的四至三分之一。
造成“幼兒記憶能力很強,不必專門訓練”的誤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人們對各種材料的記憶難度不明了。考核記憶能力包括記憶速度、記憶容量、遺忘速度和需要重復次數。當幼兒進入學習生活之后,需要記憶的知識面和量都有了很大的增加,這就要求幼兒能掌握良好的記憶方法,具有較強的記憶能力,才能使學習得心應手。
三、任何年齡段訓練效果都一樣,不要訓練的太早。
人的大腦細胞是在胚胎期間最先發育的器官,在出生后5-6年里基本完成,能及時抓住這一階段進行記憶力教育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不同的年齡段,記憶能力與智力的關系也不同。在幼兒期,記憶能力占了人類智力的主要部分,也可以說,如果一個幼兒的記憶能力發展正常,就可以評定他智力發展正常。記憶力超常的兒童,智力的發展也自然是超常的。
根據統計結果我們可以看出:5-8歲訓練結果最為理想,提高比例均在100%以上。15歲以后的訓練平均提高水平就明顯下降,訓練結果如同3-4歲幼兒水平。
編輯:cicy
上一篇: 如何訓練孩子記憶力
下一篇: 記憶力好,聰明學習再升級
最新文章:
熱門推薦:
已回答相關問題:
-
六一兒童節,有沒有適合托班表演的節目,3歲左右。要...
閱讀人氣:6
-
六一兒童節又要排練舞蹈了,想要小班舞蹈視頻
瑩子 閱讀人氣:3
-
誰知道關于昆蟲主題能在美工區投放些什么材料呢
嶸嶸XI 閱讀人氣:5
-
...下說對不起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看一個動畫片...
一生等待 閱讀人氣:117
-
...幼兒真的能主動喜歡,這樣很可能就不需要外部獎勵...
貓科女孩 閱讀人氣:282